一、被外來雜質汙損
油在係統使用過程中,最容易被各種機械雜質弄髒。這些雜質有金屬屑末、灰塵、砂粒、纖維物質等。這是由於摩擦機件上磨掉下來的金屬粉末落入油中,或者由於係統和機器外殼封閉不嚴,使灰塵、砂粒浸入油中。
例如,當拖拉機在田地裏工作時,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,會有很多細小的灰塵、砂粒隨空氣一起經空氣濾清器帶入發動機的潤滑油中。礦山機械常常會被礦石粉弄髒。加工機床使用的潤滑油和液壓設備使用的液壓油,常常被加工件的切屑末及其它金屬粉末所汙損。
這些雜質對於係統油的質量有很壞的作用,它會像磨料一樣使機械發熱,使機件過早磨損。
二、被水分混濁
油在機械設備中工作時,常有水分滲入,這是由於各種機械設備的潤滑係統、液壓傳動係統,或水冷卻裝置不夠嚴密,使水分流入油中。
此外,空氣中含有的水分也能被油吸收,因為油有吸水性,其吸水性的大小由環境溫度所決定。例如變壓器溶解水分與變壓器油的溫度就有很大關係。
三、熱分解
有很多種油,當它和機械設備的高溫部件接觸時,例如,處在發動機燃料的燃燒區域時,當在淬火中與赤熱的金屬直接接觸時,以及在油開關中與高壓電弧直接接觸時,便會遭受極大的局部過熱,直至發生部分燃燒的現象,且能使油熱到相當高的溫度。
這時油使發生熱分解(裂化),其結果會生成膠質和堅硬的焦炭,這叫做積炭。積炭對汽車發動機有很大的危害,因為積炭是熱的不良導體,燃燒室壁和活塞頂覆蓋了積炭,引起散熱不良,從而發生機件的過熱和毀壞等事故。
四、氧化
係統油在使用過程中,發生化學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空氣中氧氣的作用。油在設備中工作時,隨著油溫的增加,接觸時間的增長,接觸麵積的加大,與空氣接觸壓力的增大等因素的作用,都會使油的氧化程度加快和加深。氧化的結果使油生成了一些有害物質,如酸類、膠質、瀝青等。
由於油中氧化物的不斷增加,引起油的顏色變暗,粘度增加,酸值增大。油中出現沉澱狀的泥渣,因此油中雜質含量就又增加了。油的氧化常常會給係統工作造成故障。
五、被燃料油稀釋
汽車拖拉機的潤滑油及航空潤滑油,在各種內燃機工作的過程中,由於部分燃料油(柴油、汽油)沒有完全燃燒而滲流到潤滑油中,逐漸稀釋潤滑油。
潤滑油被燃料油稀釋的程度,與發動機的結構和工作狀況以及燃料油的種類有關。在廢航空潤滑油中,平均含有2-3%的航空汽油,在廢車用潤滑油中,平均含有10-15%的車用汽油,在拖拉機潤滑油中平均含有30-50%的拖拉機煤油。由此可見,如果發動機使用的燃料油閃點愈高,在潤滑油中被滲入的燃料油量也就愈多,而潤滑油也就變得更加稀釋。這樣會使潤滑油的閃點和粘度都隨之降低,而失去應有的潤滑性能。
油品在係統工作中所產生的不良雜質數量是不允許無限度增加的,當達到一定程度以後,就不能滿足係統對油品的要求了,於是這種油就成為報廢油,需要加以更換。若不更換,繼續使用,便會加快運動零件的磨損,並使係統產生故障,而降低設備的使用壽命。
如何判定油品是否應該報廢,這是個較為複雜的問題,因為使用條件的不同,各種機械設備對油的要求的不同,需要結合實際使用情況而定。
本網站版權歸德國AG8手機客戶端股份有限公司所有
流量統計 | 網站地圖